APP下载
机会在手,求职信息实时掌握
    Alternate Text
    APP下载
    Alternate Text
    微信公众号
    Alternate Text
    小程序
首页 > 事业单位招聘 > 招聘详情

高校教师招聘要求博士学位,弊大于利

分享至

现在高校招聘简章里都会注明学历,基本上是博士起点。有的专业甚至有博士学位也不一定能应聘成功,必须高水平博士甚至有出国经历的博士后才可以。

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?难道必须具备博士学位才能在大学当老师吗?以前的老教授也不一定有博士学位,教课水平不也是挺高吗?

1.这种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两点:

(1)高校的排名主要看科研

大学之间总会有个排名,现行的大学排名方式虽有差别,但是总体还是按科研水平来排序。

哪个学校的论文水平高、科研经费多,哪个学校就能排到前面,所以说,不论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有多高,只要科研不行,就不会有一个好的名次。

因此,各大高校都非常看重科研方面的成果。

(2)引进非博士学位人员对科研提升不大

既然高校都把科研成果看得很重,自然就不愿意引进硕士或者工程师系列人员,哪怕这些人员在教学方面或者社会服务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。

最重要的一点,就是硕士研究生还没有经过独立的科研训练,在科研方面还不够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。

虽然个别硕士研究生也是非常优秀,但是高校不愿意冒这个险。

(3)引进博士能够最大概率的提升科研水平

一个博士在读博期间主要进行严格的科研训练,毕业之后具备了独立科研的能力。

高校引进博士就像押宝一样,押的是这个博士在未来几年能够在科研方面能够有所成就。

引进的博士水平越高,则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几率也就越大。

对于其教学方面的水平一般不会太看重,哪怕招聘了一个只会搞科研不会教学的博士,高校也是乐意的。

从这几个原因可以看出,高校引进博士,主要是为了自身能够长远的发展,能够在科研上立于不败之地,从而能够在高校排名上能够有个好名次。

2.这种招聘方式存在的弊端也非常明显:

(1)助长了高校之间的盲目攀比之风

今天这所高校招收211博士,明天另一所高校可能就非985博士不要,形成高校之间盲目的攀比之风。

高校之间为了招聘高水平博士,给出的待遇也越来越高。前几年博士安家费十万就算多的了,这几年有的高校甚至开出了80万安家费的待遇。

(2)造成高校重科研、轻教学

高校为了排名,不注重在教学方面的投入,而是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科研上。

高校的经费是一定的,把大量的经费投入到招聘高水平博士上,对于学校的科研可能是有所帮助,但是资源倾斜到科研上,在教学上的投入自然就会减少。

重科研、轻教学的现象在有些高校中比较常见。

(3)对青年博士产生错误的引导

把大量经费投入到科研上,会引导青年博士产生错误的价值观,不是新进教师认为在大学搞科研才有出息,注重教学则没有前途。

搞科研的看不起搞教学的。

大学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,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,才能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。因此,高校应该转变重科研、轻教学的思想,不仅仅是引进博士学位的高水平科研人才,也应该引进教学水平高的硕士研究生。

专题推荐

进入关怀模式